【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四川2岁幼童被恶犬撕咬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然而它造成的社会影响持续发酵,这几天全国各地对于无证养狗、不规范遛狗声讨不断,也有很多地方对于流浪狗成群的现象进行了治理,这赢得了大部分市民的赞许和支持。同时也引发了一部分爱狗人士的反对,他们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他们认为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不应该对狗的生存空间进行过分挤压,由此一场大讨论开始了。

而在此同时,另一件事情悄悄地引起了网友的关注,那就是女童父母在网络募捐200万事件,当时女童父母作出募捐决定时,就有很多网友发表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既然找到了狗主人,自然会有法律会对狗主人进行约束和惩罚,其中对于女童的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自然是少不了的,何必还要在网络上进行募捐呢?更何况是募捐这么大的金额,这是不是有一点利用网友的善良和同情心?

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和质疑,还是有很多网友对女童表示了自己的帮助,在短短的5小时18分钟里,有8.7万名网友在轻松筹平台捐款总计达200多万元,他们纷纷贡献了自己的爱心,这是发自内心的一份纯真的善意和同情,这是对孩子身体的祝福,也是社会正能量的一种体现,其实就捐款事件本身来说,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

然而,随着一个消息的发布,很多网友坐不住了,那就是人民日报23日报道了女孩医疗费支出情况,大致情况是女孩已经转出了ICU,生命平稳,在进行后续治疗,到此时为止医院收到22万元人民币,已使用6万元。这个新闻报道本来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目的就是向广大网友告知女童已经脱离危险,身体开始明显好转,让关心此事的网友们放心下来。不料,事情急转直下,有的网友把医院缴费金额和女童父母的募捐金额联系上来了,他们质疑,不是捐款了200万吗?怎么变成22万了?多余的款项怎么处理?难道会进私人口袋了吗?如果这样,是不是真的利用了网友的同情心?

还有一些网络谣言,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有人居然说其实咬人的狗是女孩家里自己饲养的,这就真的离谱了,试着用脑袋逻辑推理一下,如果真的是女童家里自己饲养的,后面公安机关介入时怎么还会抓到犯罪嫌疑人呢?所以说谣言止于智者真的说得十分有道理。

而关于为啥人民日报报道显示医院收费是22万的问题,案件的代理律师也作出了解释,那就是这个22万根本就不是从捐款平台的200万里拿出去的,而是家人自己垫付的钱,而捐款平台的钱其实还是原封不动在那里的,而对于募捐款的使用,筹款平台承诺只用于孩子治疗,任何人都无权挪作他用,若有剩余全部捐出,也不会转给女童家属,同时,捐款平台表示,如果网友想要退款的话,是可以退款的,而确实如此,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网友进行了退款,捐款总额只剩下195万多,退款额接近5万元。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捐出去的钱法律上能够要回来吗?

募捐平台有监管机构吗?

募捐的金额总数是否有相关规定上限?

对于网友的退款选择,笔者觉得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既然平台有设置退款选项,那么就是平台规则允许的,尽管从民法典的角度来说,已经捐出去的款项不属于个人所有,不能再撤销,但是平台既然设置了这个退款选项,那么属于平台放弃了这个权利,这个也许是平台为了显示自己公平公开的一种方法吧。

一般来说,募捐平台的运营机制大概是这样:首先确定受援助的对象,然后组织一个募捐活动公之于众,最后设置一个账号可以让公众进行捐款,这个过程从理论上来说,是有监管的,一般来说是民政部、工信部等机构来进行监管。

《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于2016年8月30日由民政部、工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以民发〔2016〕157号印发。该《办法》共15条,由民政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负责解释,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民政部规定,2017年8月1日起个人不能在网络公开募捐。也就是说本次事件的女童父母其实是没有资格把自己私人账户公布在网络来募捐的。

可是,这几年以来,平台募捐的监管真的是不太理想,平台被曝出有漏洞的新闻频发,善款经常不知去向,让很多捐款的人非常心寒,有些平台监管都全是人工,形同虚设,甚至还有报道被援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捐款而耽误治疗的新闻。

关于筹款金额,2019年曾经有人专门对筹款平台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众筹金额上限方面,水滴筹在超过50万元时弹出“筹款金额不能超过50万元”的提示信息;轻松筹在金额超过50万元时弹出新要求,需填写大额筹款的病情及目标金额,或者上传证明材料图片;爱心筹提示“目标筹款额不可高于50万元,确因治疗需要筹款大于50万,请发起多个筹款项目”。而这次筹款金额能够高达200万,也是引起了网友热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次女童捐款200万之所以会有异议风波,之所以会有人质疑,并不是网友们没有爱心,也不是网友们多疑猜忌,而是有很多前车之鉴,网友们不希望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被滥用和利用,所以,应当从技术层面、监管机构方面、社会参与方面、舆论方面对平台加大监管力度,让募捐的活动变得更加透明、公开、规范,让善款能够恰当地用到需要实处。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